必威betway中文版✪欢迎莅临

您的位置: 必威betway中文版

【2018青春“三下乡”】走进深山 用心记录珍稀物种—环工学院赴牯牛降生态保护调研团队深入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2018-07-24  浏览次数:

本网讯 胡欣俐 苏子钦) 随着气候的变化、环境的污染、人为的滥捕滥杀以及物种本身特化和遗传衰竭,中国的许多珍稀物种都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黄山市祁门县的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缩影。为了进一步了解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现状,7月20日,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团牯牛降生态保护调队决定深入到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实地了解和记录保护区中的珍稀物种。

    7月20日上午八点,实践团队的小伙伴们动身来到了黄山牯牛降观音堂风景区,实地探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在队长仇欣然的带领下,团队先后来到了仙女潭、大演坑,仙人聚会以及小历山景点,实地了解了山区物种的现存状况。在为景区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而感到惊叹的同时,也痛心于山区的一些重要植物尚未得到很好的保护。

    在大演坑景点,队员惊喜地发现许多天然的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浅根抗癌植物红豆杉,著名的“活化石”银杏,较为常见的青冈栎,杜鹃花科南烛属的小果南烛,桃金娘科蒲桃属的赤楠等等。

    珍稀物种的保护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景区管理机构的落实,生态保护机制需要因时而变,不断推陈出新。在上山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对于珍稀植物的保护,景区只是将相关介绍的金属牌用简陋的线固定在树干上,并没有配套的监控或隔离措施,这就导致出现了牌子倒在一边,一些新出的小树苗被游客踩踏的现象,非常不利于物种的延续。

    针对这些现象,团队成员不惧炎炎夏日,用笔和手机,走遍深山的每一处角落,记录下树木的分布情况,形态特征,并且采集了土壤和水样等用以分析它们的生长习性,气候适应性。以文字和光影技术搜集了大量牯牛降地区的物种资料,为建设“健康森林”,编制牯牛降生物图鉴,撰写调研报告以反馈给牯牛降保护区管理局等做好准备。

Baidu
sogou